11月4日下午,由百君律师事务所主办、未来菁英刑辩律师“百君特训营”组委会协办的“刑辩江湖”第十季“刑事案件情境模拟”活动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博学楼成功举办。法学院202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陈凌菱主持本次活动,来自百君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中心的王欣、王家鹏、张洋、刘宏影、宋彬彬、苏俊宇、刘杏华、谢鑫、秦志富、吴福弘、许坤霖、姬全斌和李秉泽律师出席本次活动。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本次活动取材真实案件,由百君王欣、王家鹏、张洋三位律师带领20名同学,围绕律所洽谈、看守所会见和看守所提讯这三个重要的刑事办案环节分组做情境模拟,全方位多角度逼真还原了刑事实务场景的真实状况,通过沉浸式体验助学员身临其境了解刑事案件办理技能。
活动伊始,本次活动策划者、百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沛谞律师寄语学员,珍惜此次与菁英律师的交流机会,多发问,勤互动。本期活动包括律所洽谈、看守所会见和看守所提讯三个情境,每个情境均有学生组和职业组进行演绎。不同之处在于职业组由一名职业律师带领数名学员进行演绎,学生组则均由在校生扮演,但都得到了专业律师的技术指导。
一、律所洽谈情境
(一)情境模拟
律师与亲友洽谈缔约是启动刑事案件代理的第一步。张洋律师指导学生组与职业组先后演绎了洽谈缔约环节。该情境生动还原了亲友物色并委托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的过程,展现了律师专业的法律素养和丰富的商谈技巧。
洽谈第一步是了解基本案情。两组律师首先向当事人亲友充分了解了重要情况,比如被害人年龄、案发起因经过等细节,在此基础上结合法律规定初步分析了案件,让亲友对现状及后续可能的发展有了基本认识。
洽谈中,律师较为注重回应亲友的各种诉求。亲友作为潜在委托人,其诉求是否得到重视,关切是否得到回应,直接关系洽谈能否顺利推进。学生组和职业组的律师针对亲友提出的诸如取保候审、羁押期限、缓刑等问题均给予了相应解答。
防范执业风险贯穿洽谈全过程。出于对被羁押者的关心,亲友有时会向律师提出托关系、找门路的想法,甚至有向办案人员行贿的念头。这种想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不仅在法律上帮不到当事人,还可能适得其反。
洽谈需注意报价的合理性。律师向亲友介绍了刑事诉讼流程和辩护人可能开展的法律工作,使其充分了解代理工作的内容与强度,从而理解法律服务费报价的合理性。
万事开头难。对刑事律师而言,洽谈缔约是后续代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洽谈成功并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后,刑事律师就取得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身份,进而可以赴看守所会见当事人,与办案单位及办案人员对接。
(二)嘉宾点评
1.学生组
刘杏华律师与宋彬彬律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演绎,并结合办案经验提出了宝贵建议。刘杏华律师点评:由于该案涉及幼女,有一定特殊性,因此辩护律师在与亲友洽谈时应注意沟通技巧。结合案件的疑难点以及未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还构成其他罪名。宋彬彬律师肯定了同学们的演技,提出了情境模拟与实务工作的差异:实务中,亲友往往会对律师的报价进行还价,律师在洽谈时需综合考虑亲友诉求与支付能力,结合案件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来综合报价。
刘沛谞副主任总结到,该组律师存在没有向亲友核实法律文书,没有询问是否有共犯等问题,望大家以后注意相关细节。
2.职业组
谢鑫律师指出,律师在交谈时应告知亲友每个诉讼程序的期限,议价时可以分主谈人和副谈人,充分发挥团队配合的灵活性。刘宏影律师将两组表演进行对比,指出本组优点是选择了更为冷静、更易沟通的妻子确定为主谈人。刘宏影律师提醒,尽量选择沟通成本较低的亲友为主谈人和委托人,以提高案件沟通效率。在确定委托人后,律师需综合考虑亲友的文化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来进行法律分析。秦志富律师补充道,和亲友洽谈不能只讲程序,需积极回应亲友希望律师带来的帮助及期待,做一个“有温度”的律师。
二、看守所会见情境
(一)情境模拟
看守所会见对刑事律师深入了解案件事实,挖掘有利证据,确定辩护策略等具有重要作用。王欣律师指导同学呈现了一场生动逼真、层次分明的情境模拟。
两组均做到形式上高度还原,内容上精细雕琢,展现了律师在看守所会见的完整流程。表演团队从案件关键点出发,层层深入,重点挖掘,将在场人员引入立体生动、专业硬核的刑事律师会见情境中。王欣律师循循善诱、推己及人的沟通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心理博弈战术,把握重点、理性分析的专业素养让全体同学感到意犹未尽。
两组的精彩表现,集中再现了律师在看守所会见当事人的情境。同学们配合默契,采用反复询问、情理兼重等策略获取了当事人信任,掌握了各项证据。会见当事人也可安抚当事人与亲友的情绪,体现律师的人文关怀。全体学员在该环节身临其境,直观感受到了刑事律师会见工作的层次感与专业度。
(二)嘉宾点评
1.学生组
苏俊宇律师与刘宏影律师对学生组的表演给出了专业意见。苏律师结合实务经验指出,律师与当事人会见要明确目的,并提出首次会见四大要点:1.了解案件事实与核心争点;2.辅导当事人专业法律知识;3.展现律师后期工作安排;4.安抚当事人情绪,提供情绪价值。刘律师则向大家分享了和当事人建立信任的技巧,比如可以先唠家常,拉进距离,从而为后续开展工作做好铺垫。
2.职业组
刘沛谞副主任建议,因案情特殊,律师会见时可以注意男女搭配。律师针对办案机关讯问过程、案件重要细节等应了解得更加细致。当事人尚不确定答案时,可以给他时间冷静思考。
三、看守所提讯情境
(一)情境模拟
王家鹏律师指导同学们演绎了精彩生动的提讯过程。学生组演技在线,职业组尽显专业风范,共同呈现出犯罪嫌疑人面对检察官时的对抗状态与矛盾心理,展现了检察官代表国家公诉机关的专业形象和强大的控场能力。检察官在审查逮捕阶段的主要讯问目的是确认是否有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必要。基于该目的,王家鹏律师指导学员们结合现有证据,围绕关键事实,按照法定程序展开讯问。
首先,检察人员告知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义务,并向犯罪嫌疑人核实公安机关是否有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行为。其次,犯罪嫌疑人向检察人员陈述案件事实经过,检察人员通过深究各种细节检验口供的真实性,厘清真相。然后,检察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释法说理,并询问其是否认罪认罚。王家鹏律师借此契机向学员们普及了“零口供”“认罪认罚”等实务知识。最后,犯罪嫌疑人签字捺印确认笔录。
审查逮捕阶段的提讯工作对检察人员强化侦查监督、发挥诉前过滤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员们在沉浸式的学习中,对演绎所涉专业知识及实务技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嘉宾点评
1.学生组
姬全斌律师称赞扮演检察官的同学控场能力很强,在犯罪嫌疑人情绪过于激动时做到了冷静处理。姬全斌律师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给出具体指导:程序上,检察官应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的知识水平,对相关权利义务进行释明;实体上,检察官应反复确认影响案件定罪量刑的关键事实。苏俊宇律师指出,相对于刑辩律师来讲,检察官提讯的工作更加简单明了,检察官尤为擅长明确工作目的,抓住核心要点。
2.职业组
吴福弘律师点评道,检察官需将案件重要事实呈现给办案机关。除情境模拟中了解到的问题之外,还应明确案发地点、案发当晚具体行为等细节,从而积累足够证据以排除合理怀疑。
王欣律师分析了检察官的优势在于审查证据和运用法律,在面对拒不配合的犯罪嫌疑人时,检察官可以依法向犯罪嫌疑人解释相关法律后果,维护司法权威。
四、活动尾声
活动最后,刘沛谞副主任综合情境模拟和嘉宾点评作了精辟总结:“今天的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度体验了刑事办案的三种情境,全体师生收获颇丰。在日常学习中,大家要高度重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一体化研习,熟悉个罪犯罪构成,熟稔如何收集、运用各种证据来证明构成要件事实,还应娴熟运用经验规则和常识常理来论证证明标准是否达到,合理怀疑是否存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望全体学员将刑事法学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为将来从事法律职业奠定坚实基础。”